巴西龟黄鳝破坏一池碧水 莫去沙坪公园碧湖放生了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6日10小时13分05秒 | 来源:重庆晚报
▲整治后的碧湖
沙坪坝区沙坪公园碧湖曾经发绿发臭,如今它已变成一池碧波。不过一些市民在湖中随意放生,却给这个湖带来了新麻烦。
整治前淤泥最厚1.5米
上世纪90年代,沙坪公园背后郊区有大片农田。随着城市发展,各种生活污水不断增加,加上排污管网老旧,使得本来就几乎不流动的碧湖,变成了一潭发绿发臭的死水。
“原排污管道口径仅30厘米,导致暴雨期间污水溢流进碧湖造成污染。”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碧湖近30年没有进行清淤,湖底淤泥平均厚度有50厘米,最厚处达1.5米。
碧湖底大量淤泥,加上缺乏足够的水源补充,让湖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及淤泥中的氮磷污染物析出,碧湖变成了臭水,让游人避之不及。
整治后水下1.5米可见
去年9月以来,当地政府部门共投入超过500万元对碧湖进行整治。整治工程分两期,第一次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截流、排污管网改造、湖底清淤、补换水管道建设等;二期则主要对湖水的自净能力进行恢复。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为截流污水,整治工程新建了230多米污水管网,还在公园附近新建8个雨水收集系统。同时,工作人员排干湖水,对湖底进行清淤。
清淤完成后,碧湖重新注入干净的水,再利用自来水补水和生物技术,让水下世界能够循环起来,保证水体长期洁净。如今,碧湖已是碧波粼粼,人眼可以看清1.5米的水下世界。
放生乌龟黄鳝损害水质
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如今碧湖拥有自净能力,其核心在于一套水医生全食物链生态构建技术。
据悉,该技术首先要向湖中投放硝化菌、生物促生菌等五种微生物菌剂,利用这些细菌“消化”污染物。在此基础上,种植睡莲、黑藻等10余种水生植物,投放3到10厘米的鳊鱼和鳙鱼以及螺蛳、贝壳等动物,利用生物循环净化水质。
“现在有市民来湖里放生,这样反而会破坏好不容易整治好的碧湖水质。”这位负责人表示,一些市民把巴西龟、黄鳝等生物“放生”到湖里,不仅吃掉了之前投放的部分螺蛳、贝壳,还可能把湖底淤泥拱上来,破坏正常的生态循环和水质。现在,他们又必须把这些“外来户”打捞上来,以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他也呼吁市民,为了大家共同享有美好的环境,千万不要随意到湖库里“放生”。
重庆晚报记者 陶昆 实习生 杨华 摄影报道
北碚龙滩子水库明年变湿地公园
位于北温泉街道双柏树附近的龙滩子水库,水体受到污染,一度淤积大量淤泥,漂浮着生活垃圾甚至废旧轮胎,臭气四溢,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2013年开始,北碚区先后投入近1500万元,对水体污染和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整治。“我们已经从库区清理出1.1万立方米的淤泥。”北碚区环保局办公室主任万彬说,龙滩子水库整治目前已经完成了污水管道改造工作,下月将完成清污、换水,建成生物净化等配套工程,湖水水质将恢复到景观用水的标准。
万彬还表示,这一系列整治完成后,北碚区还将投资1800万元,建设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凉亭等配套设施,将龙滩子水库打造成一个大型亲水湿地公园,连接现有的缙云健身步道和马鞍溪湿地公园,形成一个完善的休闲健身景观园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