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内容

养老新模式:楼下看病楼上养老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2日10小时27分24秒 | 来源:重庆晚报


▲大渡口养老院老人们聚在一起过重阳节

昨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庆晚报记者从大渡口区民政局获悉,该区首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养老院中开设医院,老人可以就近看病住院。

楼下看病楼上养老

大渡口区民政局介绍,这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位于该区跳磴镇。

“我们自去年3月起开始接管大渡口敬老院,我们这里住的老人就医十分方便。”养老院院长柯祯祥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里与其他养老院不同,医院就在养老院的一二楼。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来到这家养老院,看到一楼是四合院式样的门诊,分设有检验科、外科、内科、放射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科室;二楼是住院部,有25间病房,每间病房有3张床位。四合院的另一端,三楼四楼则是居住在此的养老院老人。

目前,这家养老院首批入驻的有近40名老人,敬老院原有56名老人。

医生护士全天值班

77岁的张德英婆婆长期居住在这家养老院,最近她因为身体不适,直接转入养老院二楼住院部的5号病床,接受输液治疗。

“之前做了髋关节手术,天气稍微变天就很疼,过来住院输液有两天了,等好点了就回楼上住。”张婆婆说,平时生病,就下楼看病打针拿药,病好了,就上楼居住养老。“如果是他们看不了的病,再往大医院转。”张婆婆说。

柯祯祥介绍,目前这里共有11名医生,24名护士。“医护人员要求24小时值班,每天夜里至少保证两个医生和两个护士值班。”

每月最低收1800元

养老院中设医院,配套医疗设备以及医护人员,住在这里的老人开销高不高?据了解,养老院自理老人每个月收费1800元,半护理是2600元,全护理是3500至4500元。

“把医院开在养老院,首先是为了满足老人就近就医的便利。”柯祯祥说,这家养老院不仅满足老人的就医需求,还方便跳磴片区的其他居民看病。“只为老人看病而开设医院,确实成本太高,所以我们把医院功能辐射到周边其他居民。”

“这里看病收费与外边差不多,也能刷医保,周边村民过来看病的也比较多。”医生张小钢称。

市民政局:医养结合是未来发展方向

“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的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还不具备自建医疗机构的条件。”昨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社会养老机构来讲,自建医疗机构的门槛高,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医院输出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合作,是一种较好的方式。”该负责人称,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应引进医院,设立门诊部,而规模较小的养老机构则应与医院签订协议,定期开展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具备良好的设施、技术、服务能力,自办养老机构具有明显的优势,可鼓励一些较大的医院办医护养一体的养老院。”该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市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规划,将规定养老设施与医疗设施靠近或集中设置。

据了解,在“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优先支持各区县建设一所专供失能老人养老的护养型养老机构;重点推进以老年护理、老年康复、临终关怀等为特色的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整合过剩的医疗资源,将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院;鼓励与引导社会力量在养老机构中创办医疗机构。

目前,我市首个国家级医养结合型养老示范基地创建单位—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一期522张床位已全部投入运营。去年,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与丹麦驻华大使馆三方共同签订了《养老和护理谅解备忘录》,通过医养项目合作,建设高标准、高规格的国家级医养结合型养老示范基地。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周小平 摄影报道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