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晚报头条 >> 内容

“三公”经费支出减少12.71亿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30日10小时35分48秒 | 来源:北京晚报

全国人大听取2014年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

昨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了关于2014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1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493.45亿元,为预算的100.2%,比2013年增长7.1%。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161.11亿元,完成预算的99%,增长8.3%。2014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8.8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2.71亿元。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作了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逐项报告了中央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情况、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财政存量资金审计情况、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情况、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金融审计情况、企业审计情况及审计移送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情况后,审计工作报告对加强财政管理提出了四点意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有关制度规定;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切实防范各类风险;严格预算约束,严肃财经法纪。

决算·财政支出

去年中央财政支出7.4万亿元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介绍,2014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161.11亿元,完成预算的99%,增长8.3%。

从主要支出项目看,农林水支出6474.26亿元,完成预算的9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066.11亿元,完成预算的98.8%,低于预算主要是据实结算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优抚对象补助经费减少。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31.26亿元,完成预算的96.5%,低于预算主要是据实结算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支出以及根据医改工作进程安排的公立医院改革支出减少。教育支出4101.59亿元,完成预算的99.2%。

楼继伟说,2014年,安排下达中央基建投资4576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中央本级建设等项目。

立法·个人所得税

研究提出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

楼继伟表示,将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研究提出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配合做好房地产税立法等工作。

在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方面,今年还将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研究提出消费税改革方案和消费税暂行条例修订草案,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

在加强地方债管理方面,楼继伟说,将组织地方做好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发行工作,督促地方将新增债券优先用于棚户区改造等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项目,执行好置换债券定向承销发行办法,确保置换债券发行平稳有序进行。落实好解决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的办法,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改造。

审计·执行预算

中央部门单位违规问题大量减少

审计署昨天发布审计公告,公布了46个中央部门单位201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

这46个部门是:外交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林业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新华社、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社保基金会、海洋局、全国台联、贸促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15年1月至3月,审计署对上述中央部门单位201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这次审计重点关注了部门预算执行的合法合规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政府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等情况,力求通过揭示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部门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从审计结果看,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出台后,相关部门单位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和规范性有很大提高,特别是部门本级违规问题大量减少。但一些部门或其所属单位还存在预算编报和执行不够准确及规范,预算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总规模逐年缩减,2013年为71.54亿元、2014年为65.66亿元,2015年度预算进一步下降到63.16亿元。

决算·“三公”经费

去年“三公”经费比预算少12.71亿

下降

原因

主要是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有关要求,压缩、取消部分出国(境)团组,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减少了相关支出。

审计·存量资金

1.34万亿元资金“沉睡”各级财政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作审计工作报告时表示,由于相关规定未及时修改、统筹管理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均有大量资金结存未用。至2014年底,抽查的22个中央部门有存量资金1495.08亿元,18个省本级财政有存量资金1.19万亿元。

刘家义说,从审计情况看,影响存量资金盘活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预算中有专项用途的收入较多,按现行管理办法不能统筹安排。2014年,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但有专项用途的收入有6257.25亿元,如车辆购置税收入连年结转;政府性基金预算年底结转720.1亿元。

二是法定挂钩事项支出预算刚性增长,资金闲置量大。如中央本级科技支出至2014年底在财政部累计结转426亿元,超过一半结转5年以上;中央部门存量资金近一半是教育和科技资金。

三是一些改革措施或工作部署推进滞后,影响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至2014年底,14个省2009年以来筹集的创业投资基金中有397.56亿元结存未用,其中4个省从未支用。

四是财政专户清理不到位,大量资金结存。地方财政存量资金清理范围未包括财政专户,18个省本级财政专户存量资金至2015年2月底有2145.69亿元。重点抽查的9个省本级开设的财政专户中有35个应取消,专户资金规模相当于同期国库存款余额的35%。

至2015年2月底,上述中央部门按财政部要求应统筹安排的存量资金盘活97.86亿元;18个省应清理由中央统筹的专项结转资金上缴1800多万元。

据新华社

资金“沉睡”四大问题

22个中央部门有存量资金1495.08亿元

18个省本级财政有存量资金1.19万亿元

■预算中有专项用途的收入较多,按现行管理办法不能统筹安排。

■法定挂钩事项支出预算刚性增长,资金闲置量大。

■一些改革措施或工作部署推进滞后,影响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

■财政专户清理不到位,大量资金结存。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