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大门永不关上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0日11小时08分51秒 | 来源:北京晚报
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强调亚太各经济体要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发展将更加注重效益质量、注重创新驱动、注重公平公正、注重绿色发展、注重对外开放。
演讲重点
1 四个“要坚持”
习近平指出,在世界经济充满挑战的大背景下,亚太经济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和潜在的困难和风险。亚太各经济体必须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努力推动全球增长。要坚持:
●推进改革创新,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以科技创新带动产品、管理、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亚太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构建开放型经济,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大程度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落实发展议程,把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确保有效落实。
●推进互联互通,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各区域、各国生产要素互通有无、产业产能优势互补、发展经验互学互鉴。要抓好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
2 四个“没有变”
习近平指出,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总的看: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中国经济正经历着改革阵痛,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3 五个“更加注重”
习近平强调,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就“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更加注重效益质量。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互进。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将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让经济发展更具包容性。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更加注重对外开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已接近完成,即将发挥其积极效应。中澳、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有望于年内生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4 三个“不会变”
●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
●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
●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总结
中国是亚太大家庭一员,中国发展起步于亚太,得益于亚太,也将继续立足亚太、造福亚太。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据新华社
演讲解读
指方向 传信心 把好舵
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受到广泛关注。多国专家认为,习主席的这一演讲为亚太战胜经济面临的挑战、巩固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地位指明了清晰的路径,同时也向亚太乃至全世界传递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信心。
指明亚太前行方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政治所副所长陈向阳认为,习主席提出的四点建议具有针对性,很好地统筹了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
“改革创新是促进世界经济走向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关键。而无论是全球多边贸易还是区域经济合作,都应是更加开放、广泛和包容。”陈向阳说。他补充道:“至于落实发展议程,中国在减贫方面作出很大贡献,而推进互联互通,无疑可以促进亚太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繁荣。”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2014年APEC北京会议上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对此,习主席在演讲中指出,任何蓝图都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亚太各成员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向亚太传递中国信心
习主席在演讲中用四个“没有变”向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传递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菲律宾侨界领袖之一、菲华各界联合会主席许中荣说:“习主席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这对亚洲其他经济体无疑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世界经济增长,离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国内外专家认为,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新理念和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增添了世界对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信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说:“‘十三五’规划建议,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理论创新的最好体现,同时也给世界发展贡献了方案。”
中国与亚太同舟共济
习主席在演讲中说,中国是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起步于亚太,得益于亚太,也将继续立足亚太、造福亚太。习主席的这番话道出了中国与亚太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实际情形。
《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威尔森·弗洛尔斯说,习主席的演讲非常具有启发性,因为他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中国以及亚太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大胆而积极的远见。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授黄小明认为,旧有的地区经济整合模式在现阶段面临不少局限性,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整合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劳动分工,在区域安排中探索经济发展新的模式和运作方式,能够连接各国的切实利益,通过机制整合发挥各国优势,进一步推动多边机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