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轮显图片 >> 内容

明年如果做开肠剖肚手术 打个洞就行了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8日11小时16分15秒 | 来源:重庆晚报

重庆4家医院将引进第三代达芬奇机器人 创口控制在12~14毫米

昨日,中国研究性医学会首届机器人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开幕。重庆晚报记者从该会获悉,包括西南医院在内,新桥医院、大坪医院、重医附一院完成达芬奇第三代的审批,预计明年中旬入驻这4家医院。此前,重庆仅有西南医院拥有1台达芬奇二代,每天做3~4台手术。

第三代达芬奇与第二代相比有跨越式升级。届时只需打1个孔洞,就能完成外科手术。西南医院普外科主任余佩武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发展迅猛,在研发地美国已诞生第四代,且明年才销售,目前国内购买的机器人均为第三代。

凡是可以使用腹腔镜手术的病种都可以用达芬奇,比如,胃肠、肝胆、乳腺、泌尿、妇产、胸外等,避免开肠剖肚。

推出时间:

2003年

一代

站着手术 改为操作平台手术

亮点:配备电子操作台

配备有电子操作台,医生由站着做手术改为操作台手术。此前4只机械手臂需要分别由1个医生控制,再1个拿内窥镜,1个开刀,2人辅助,几人配合有时比不上1个人操作简单安全。

二代

推出时间:

2006年

精细手术 创口最大1厘米

亮点1 手臂旋转维度增加

达到360度

亮点2 医生拥有3D视野

清晰度为720?500,可将腹腔或患处内部放大10~15倍,看得更清楚。

亮点3 突破人手局限

进入人类难以进入的区域,实施更精确操作,避免开肠剖肚、伤口较多、流血较多。

亮点4 创口最大1厘米

当医生在主控台对4只手臂发出指令时,机器人就会伸出4只手臂在患者肚子360度穿行、转动、摆动、紧握、缝针。配有的稳定器,用来过滤人手可能出现的颤动,比如吸出胆囊内绿豆大的胆结石,又比如避开血管清扫血管后方的淋巴结等。

推出时间:

2009年

三代

5孔创伤变为单孔

亮点1 视野更清晰

分辨率由720?500上升到1920?1080

亮点2 灵活度增加

手臂旋转度达540度

亮点3 双操作系统

两位医生同时操作。双操作系统就好像把原来的“单人游戏机”变成了“双人游戏机”,可以一并拿下双病灶或多病灶,不必再等做完一处后再继续做另一处。

亮点4 创伤更小更少

5孔操作改为单孔操作。以往的机械手臂,探入人体部分为坚硬体,虽有旋转角度,本身不可弯折。第三代开始采用可弯曲的机械套管和半刚性的手术器械,每条软臂都具有自己的多象限活动范围。由此原理将原来的5个探入手臂先整合在单孔内,等进入人体后该单孔再释放5条软臂,病人就少挨4个孔了,由5个孔集中为1个孔,创口在12~14毫米。

亮点5 远程遥控功能

搭建可靠网络平台连线北上广,也可以实现区县指导手术,医生可以坐在办公室就完成手术。在2010年,美国医生远程给一个法国患者做胆囊手术,但该技术最大难点在于保持网络的绝对稳定和解决延时问题,当时为保障这一简单手术花费100万美元。真正实现远程遥控手术还需要一些时间。

推出时间:

明年正式上市

四代

远病灶不用再打孔

亮点: 整个大悬臂可移动

以往在大悬臂固定时,如果患者有两处以上病灶需要手术且病灶位置相隔较远,就有可能需要在手术中调整患者位置或者重新打孔,但大悬臂活动起来以后,整个小悬臂系统就都调整角度,患者就可能少打1个孔。

机器人手术贵2万元左右 今后会降价

12月9日,西南医院完成世界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联合门静脉切除、人工血管架桥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余佩武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用机器人做外科手术是趋势,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共17台手术机器人,近两年已增至24台,且还在增加。由于不断的量产以及专利技术即将到期,手术机器人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西南医院2010年购买第二代达芬奇时费用为2000万元左右,但本次引进更先进的第三代费用却为1500万元左右。

费用也将越来越便宜。一年前,每一台用到机器人的手术比腹腔镜手术贵接近3万元,而现在每台手术只高2万元左右。专家断言,随着时间推进,价格差距还会缩小。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