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永远翱翔在山城上空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6日10小时20分47秒 | 来源:重庆晚报
▲蒋亚、宋昊恩生前工作照(资料图片)
12月23日,中国记协追授蒋亚、宋昊恩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在执行2015版纪录片《鸟瞰新重庆》航拍任务时不幸遇难。转眼间,蒋亚、宋昊恩已经离开我们3个月零13天,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依旧浮现在我们面前。
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苏杰德
惊闻噩耗 妻子与女儿相拥大哭
出事那天9月13日下午,像往常一样,妻子杨念亚(化名)给丈夫打电话,这个时候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她说,丈夫蒋亚在拍摄完后一般都会和她通话,报个平安。电话打不通,她心里有点忐忑。晚上6时左右的时候,同事打电话,说是有点事要告诉她。她说:“当时接到电话,有一种预感,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
“蒋亚的飞机可能出事了,现在失联了,正在寻找中。”哭着挂断了电话,杨念亚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她和11岁的女儿一个坐在电脑旁,一个拿着手机不断刷新信息,她们希望这件事还有转机。但是当蒋亚遇难信息最后确认的那一刻,杨念亚和女儿相拥大哭。
聚会醉酒 他把女儿拜托给朋友
杨念亚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今年7月份丈夫与好朋友聚会,喝醉了的蒋亚突然哭了起来,他边哭边对朋友说:“如果我出了什么事,就把我的女儿拜托给你们!”杨念亚说,虽然航拍很危险,但为了能拍到更好的画面,丈夫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1年拍摄奉节天坑地缝时,就出现过惊险一幕。当时,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差一点就碰到了高空王子阿迪力在那里曾经走过的钢丝,碰到的结果肯定是机毁人亡。幸运的是,机长果断把飞机升高,螺旋桨与钢丝擦肩而过。像这样的危险,他们航拍中时有发生。航拍总顾问、西南航拍第一人宋林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航拍太危险,培养一个优秀的航拍摄像师,往往要花费近十年的时间。
追求效果 卸掉直升机舱门拍摄
不畏艰险,这是《鸟瞰新重庆》拍得越来越好看的重要原因。
“为了能多角度、全方位拍摄,会拆除直升机后排的两扇舱门,在舱门外搭建一个云台,放置高清摄像机。”宋林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摄像师需要将半个身子都探出机舱拍摄。”他说,处于运动状态的高空拍摄中,摄像师不仅要克服巨大的心理恐惧,而且还要时刻抵御高空气流、冷热温差、旋翼风力、机身摆动等带来的巨大干扰。
蒋亚和宋昊恩虽然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并没有真的离开,他们带着鹰击长空的梦想,带着对家乡的眷恋,永远翱翔在山城的上空。
中国记协在授予决定中说,蒋亚和宋昊恩同志在新闻工作生涯中,信念坚定,忠于党和人民,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新闻事业,刻苦钻研电视业务;责任心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深入实际,始终冲在新闻现场一线,不怕吃苦、不畏艰险、不顾安危,表现出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