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晚报头条 >> 内容

上海:三年“行动”解决11个民生突出问题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2日11小时15分34秒 | 来源:新民晚报

市长杨雄回应自贸区、科创中心、养老服务体系、小区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代表关注”点——


姚丽萍

自贸区、科创中心、养老服务体系、小区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备受人大代表和市民关注。昨天下午,市长杨雄回应“代表关注”,详细介绍了5个方面的工作。

自贸区建设

国家决定新设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试验区,并把上海自贸试验区范围从28.78平方公里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今年的工作安排,包括6个方面37项改革任务——

● 管理体制 主要是调整完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适应扩区后的工作需要。自贸试验区新的管理体制已于今年4月27日开始正式运行。

● 投资管理 重点是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拓展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功能,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扩大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开放,进一步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

● 贸易监管 重点是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和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 金融改革 重点是在国家统一部署下,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上半年拟订了自贸试验区新一轮金融制度创新方案,同时拓展了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 事中事后监管 主要是完善和落实自贸试验区六项基础性制度和一些专业监管制度。上半年,着重完善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法制和政策保障 重点是根据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完善相关法规规章,探索人才、税制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创新。

科创中心建设

今年5月,市委全会审议通过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意见,这是贯彻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0条意见的具体举措。下半年工作重点是抓细化、抓落实,确保22条意见尽快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 抓紧制定22条意见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 计划制定9个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其中,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前不久已经出台,提出了3个方面20条举措。金融支持创新提出8个方面20条政策措施。发展众创空间,提出7个方面26条政策措施。其他6个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

● 积极向国家争取创新试点 目前,已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另一个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解决养老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去年,制定了加强养老服务的方案,总的思路是建设服务供给、需求评估、服务保障、政策支撑、行业监管“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推进情况如下——

● 服务供给 当前主要矛盾是养老服务供不应求。去年编制了市级养老设施布局规划,今年上半年,根据市级规划,区县养老设施布局规划的编制已基本完成。同时,上半年加大了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养老床位建设,截至6月底立项和开工的项目有1.2万张床位;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建设;积极探索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发展嵌入式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 需求评估 着力解决养老服务供需有效对接,上半年在全市推开了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目前各区县正在抓紧推进评估体系建设。

● 服务保障 主要是加大医疗、护理、社保等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上半年,重点是推进医养结合。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医养结合的推进思路和具体办法。总的考虑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强化对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以及居家老人的医疗服务支撑。同时正在研究编制养老护理队伍建设规划。

● 政策支撑 上半年主要是落实国家出台的养老服务支持政策,开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调研。

● 行业监管 上半年主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管理。

小区综合治理

上半年制定出台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总目标是到2017年,推进形成政府监管、市场主导、居民自治、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格局,基本解决住宅小区中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

● 加快完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 明确和落实政府部门的职责。重点是制定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的责任清单,进一步推动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入住宅小区。上半年着重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和城管综合执法进小区。

● 发挥市场作用,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重点是完善“三个机制”。第一个机制是物业服务市场化定价机制。按照“按质论价、质价相符”的原则,由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协商确定物业服务价格。第二个机制是物业服务市场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发布物业服务内容、标准和价格等信息,供业委会参考,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三个机制是物业服务招投标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推动物业企业提高服务水平,优胜劣汰。

● 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重点是强化居委会对业主大会、业委会组建和运作的服务指导。

● 发挥社会共治的作用 重点是建立业主(使用人)居住的信用管理制度。

● 切实解决住宅小区中的民生突出问题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着力解决11个民生突出问题。(见图表)

重点区域环境综治

近些年,一些区域的成片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这些区域进行成片整治、综合整治势在必行。上半年,制定了加强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力争用三年时间使确定的重点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举措是打出铁腕执法和政策激励的组合拳——

● 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重点打击五类违法行为。一是对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最严格的处罚。按照新《环境保护法》,从严查处偷排漏排、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二是依法拆除违法建筑。结合全市面上进行的拆违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坚决纠正违法用地行为。重点查处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占用土地等违法行为。四是严格杜绝重大安全隐患。重点查处存在安全生产隐患、消防安全隐患的企业。五是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无照或超范围经营、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此外,在执法中将加强行刑衔接,还要把违法违规主体的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 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强引导激励 不出新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主要是四方面的政策叠加:一是土地支持政策。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三是生态补偿政策。四是农林发展补贴政策。

本报记者 姚丽萍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