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隔壁邻居为何频频响起打火机声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1日09小时48分35秒 | 来源:重庆晚报
▲正在进行毒品交易时被警方抓获
江北区警方历时一年半,6月6日全面收网,成功破获一起跨省特大制贩毒案,抓获嫌疑人7人,缴获毒品90多公斤。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江北区公安分局禁毒支队获悉,这个制贩毒团伙落网,源于一起普通的噪音扰民投诉——有人向警方反映,隔壁邻居几乎每晚都有节奏地响起打火机打火声。
半夜频响打火机声音
“我们家隔壁,最近一段时间,每到半夜就响起打火机打火声音。”2014年12月,江北区公安分局接到一条线索:江北一个小区有户人家长期白天大门紧闭,到半夜有不少陌生人出入,夜里常常发出各种噪音扰民,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最奇怪的是,隔壁邻居老是听到“卡卡卡”有节奏的打火机声音。
江北警方立即安排社区民警摸排。民警发现,这是家租赁户,夜晚出入的多为中青年男子。民警推测,这极可能是一伙聚众吸毒的年轻人。
特大涉毒团伙浮出水面
经排查,民警发现租房男子覃强(化名)有重大嫌疑。覃强无固定职业,有吸贩毒前科,经常往返重庆各区县。覃强的收入与开销明显不符。民警深入调查,覃强涉嫌再次吸贩毒,且每次交易毒品数量较大,背后极可能隐匿着一个特大制贩毒网络。
江北区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经过一年半苦心侦查,涉毒团伙浮出水面:以杨超、王点为首的7名川渝两地制贩毒团伙成员,分工明确,具有较强反侦查能力,均无固定职业,且经济收入都较高。四川省成都市上家杨超提供货源,张译、刘武负责送货,然后通过中间人王点、罗华等,将毒品贩卖给重庆下家覃强;覃强再将毒品贩卖给下家邓某等人,形成有组织的上下线关系。
防暴露多次更换制毒点
2015年4月,专案组根据前期线索发现,团伙成员王点、罗华从外地购置一批制毒原料和设备,在沙坪坝一个小区进行秘密制毒。涉毒人员昼伏夜出,具备很强反侦查能力,经常更换落脚点。
正在江北警方决定展开收网行动时,罗华、王点却将制毒窝点搬至荣昌县一个偏僻小镇。因人生地不熟,民警穿着、口音与当地人反差较大,加上该镇多数人家喂有狗,抓捕工作面临较大困难。没多久,该犯罪团伙又将制毒窝点搬至永川区一处小区。
警方循线追踪,发现在四川省金堂县淮口镇一小区还有一个更大的制毒窝点。该小区共有300多栋房子,民警只好进行大范围调查,终于在该小区发现两名可疑男子,锁定了制毒窝点。
查获一把手枪22发子弹
万事俱备,专案组决定分成4个小组同时展开收网行动。
6日凌晨4时,渝遂高速公路遂宁市西眉镇下道口附近加油站,王点驾驶奥迪A8,刘武、张译驾驶着本田,正在进行10公斤冰毒交易。据分析,犯罪嫌疑人身上极有可能携带枪支。嫌疑车辆交易时,民警用车横向拦截。王点等人还未来得及反应,民警仅用20秒就将3人成功抓获。据悉,王点35岁,大足人;张译41岁,四川省金堂县人;刘武48岁,四川省金堂县人。除冰毒外,现场查获张译卖给王点的自制手枪一把以及子弹1发。
6日晚7时许,第二行动小组在永川一小区租赁房内捣毁一制毒窝点,控制嫌疑人罗华,并搜查出一批制毒工具以及冰毒、麻古等。晚9时许,第三行动小组在渝中区抓获嫌疑人覃强,随后在南岸区海棠溪抓获嫌疑人邓某。
7日凌晨,第四行动小组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抓获毒品上家杨超。10日,民警返回张译租用的四川省金堂县一小区,查获冰毒、冰毒液体以及子弹21发。
至此,这一特大制贩毒团伙被成功打掉,7名嫌疑人落网。目前,该案正在侦办中。
重庆晚报记者 朱隽 见习记者 薛亚晓 警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