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晚报头条 >> 内容

广州暂不限外 体现公共担当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31日12小时24分21秒 | 来源:扬子晚报

□李记

28日上午,第35场广州市政府领导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担任主发布人。针对民众关注的机动车限外问题,陈建华表示,广州一直都在研究和跟进限外问题,出台政策要非常谨慎、慎重,“不到非常拥堵,广州不会限外,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到非常拥堵的时候”。(7月29日新快报)

正像很多人切身感受到的那样,现如今,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持续拥堵。解决城市拥堵,方法和方式有很多。这其中,简单易用、几乎不需要支付硬件投入以及管理成本的机动车“限外令”,是某些城市“祭出”的解堵招式。于是乎,不少一二线城市,打着治堵、治污的旗号,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

一方面,正如有专家所称:先不论“限外”是否能破解城市“堵局”,是否能够有效治污,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各地“限外令”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存在地方保护。简单延伸,如果所有的城市,都可以随便“限外”,在大肆剥夺民众基本合法权益之外,显然也会极大地降低区域经济、人才等资源要素的融通活力。有专家甚至称,“从长远看,大城市‘限外’,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另一方面,单就治堵、治污而言,“限外”于大多数城市而言,也并未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正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这些“限外”后的一线二线城市,城市交通依然经常持续拥堵,空气质量也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州市长陈建华此番表态:在解决拥堵“建、增、管、限”四字方针中,最后才是“限”,见证的是地方管理者的公共担当。比如陈建华表示,广州市目前的拥堵程度,基本上处于4-6,属于轻度拥堵。同时,陈建华承认,广州现在有1600万常住人口,至少70%以上的市民通过公交出行,才算是现代公交都市;而作为全国公交出行率最高的城市,广州目前仅仅达到61%。所以,城市管理者还大有可为的空间。

广州的对应之策,引来进一步的思考是——对不少拥堵程度目前没有超过广州,民众公交出行率也低于广州的城市来说,再简单粗暴地出台机动车“限外令”,显然有懒政、消极作为之嫌。

正如陈建华所称,“每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研究是大量的,出台一项政策要非常谨慎,而且要非常慎重。”这样的话,对广州适用,对所有城市同样适用。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