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轮显图片 >> 内容

长征七号首飞成功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6日08小时50分49秒 | 来源:重庆晚报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瞬间

昨日20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为两级结构,捆绑四枚助推器,全长53.1米,起飞质量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是绿色、无毒、无污染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将有效提升我国进出空间的能力。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全新建设的低纬度滨海发射场,具有生态、环保、开放的鲜明特点。它的建成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航天发射能力,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总体布局。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30次飞行,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其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

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运载火箭指挥部主管创新的专家热罗姆·维拉说,去年运载多颗小卫星的长征六号火箭首飞成功,标志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开始亮相,长征七号会延续长征六号的成功,它们将与今年晚些时候首射的长征五号大型火箭,在未来10年极大提升中国航天运载能力。据新华社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 今天弹道方式返回

根据任务方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将于今天下午以弹道方式返回东风着陆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昨日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说,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飞行时间约20小时,之后将与上面级分离,再入返回东风着陆场。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是长征七号首飞搭载载荷之一,总质量约2600千克,高度约2.3米,最大外径2.6米,采用返回舱和过渡段的两舱构型。返回舱同其他载荷一起,由长征七号送入轨道,并由上面级进行飞行和返回控制。

武平说,试验的主要目的,一是获取返回再入过程中返回舱的气动力和气动热特性参数,为评估返回再入控制和防热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二是验证返回舱结构重复使用设计的正确性,并对神舟载人飞船返回产品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三是通过飞行试验验证新型金属材料的结构制造工艺和性能,为后续推广应用积累经验。“这次返回舱飞行试验及其取得的试验数据,将为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后续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支持。”武平说。据新华社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 明年四月发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昨日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7年4月发射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后续在空间站建造和运营任务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与货运飞船组成货物运输系统,承担为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和补加推进剂的任务。

“随着技术方案的完善和性能的稳定,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可逐步替代我国现役长征运载火箭有关型号,从而成为我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武平说。 据新华社

火箭也做防水

能抗八级大风

体重多是燃料

动力系统强大

推进剂停放长

平台喷水降温

此前长征火箭发射,选择窗口时都会专门避开雷雨天,而长征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则能在雨中发射。因为考虑到海南发射场气候潮湿,全年降水量大且湿度高。长征七号对水的防护渗透到了每个设计细节当中,排气孔也做了专门的防水措施。

相比于内陆戈壁上每秒9米左右的风速,文昌发射场的风速经常达到每秒20米。为保证火箭时刻都站得住、站得稳,设计人员专门为它设计了防风减载装置,可以在八级大风的情况下进行垂直转运,抗风能力为目前长征家族之最。

虽然长征七号火箭起飞重量接近600吨,但里面钢筋铁骨的结构和设备占重量比例很小,大部分都是燃料。作为卫星等航天器前往太空的专车,自身重量越低,燃料越充足,能够运送的乘客也就越多。

长征七号的动力系统变化很大,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燃料。液氧煤油发动机被誉为世界航天动力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其采用最先进的高压补燃循环系统,推力比此前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提高60%以上,运载能力是原来的3倍左右。液氧和煤油都是环保燃料,没有污染。经济上,比常规发动机推进剂便宜60%;更重要的是其可重复使用。

与以往长征火箭发射前几个小时开始加注不同,长征七号经过专门设计和演练,它的液氧和煤油推进剂组合虽然属于低温燃料,但可安全停放24个小时,这样便可以灵活应对多种发射需求,而且在发射前程序最为复杂的阶段,减少了工作量,可为成功发射争取更多有利时间,提高可靠性。

长征七号火箭发射点火的刹那,温度会高达2800℃,和过去主要起支撑作用的钢制发射平台不同,文昌发射场使用的新一代发射平台里面装载着仪器设备,而且也需要多次使用,所以专门采用喷水降温和涂特种防护涂层等方式,使它不怕被高温摧毁。

文昌发射场三大优势

射向宽广 安全性好

从东射向到南射向,1000公里范围均为海域,航区及落区安全性好。此外,采用无毒无污染的火箭推进剂,更加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首个滨海 发射中心

作为我国首个滨海发射中心,它靠海港,运输方便。火箭可以海上运输,箭体直径不再受铁路桥梁涵洞限制,进一步释放了火箭设计的潜力。

纬度较低 推力提高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约北纬28度,文昌约北纬18度,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比同型火箭推力可提高10%。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