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晚报头条 >> 内容

审计署: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30日10小时21分19秒 | 来源:扬子晚报

审计署昨发布扶贫、工伤保险、水污染防治等资金审计结果

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

扶贫资金

1.38亿元被骗取套取

审计署29日发布关于40个县财政扶贫资金的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基层扶贫资金监管比较薄弱,1.38亿元被骗取套取或违规使用,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

审计结果显示,基层扶贫资金监管比较薄弱,1.38亿元被骗取套取或违规使用。由于项目及资金申报审核链条长,相关部门监管还不到位,对基层单位申报资料失实情况,缺乏有效的甄别和问责追责机制,造成资金流失损失。其中:29个县的59个单位和28名个人通过伪造合同、虚假发票列支、编造到户补贴发放表、虚报工程量、重复申报等方式,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扶贫资金5573.13万元;14个县的财政、扶贫等部门和乡镇政府、村委会等20个单位违规将6091.3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市政建设、宾馆改造等非扶贫领域;17个县的25个单位将扶贫资金2194.78万元用于弥补业务经费、发放福利等支出。

审计还发现有8.43亿元扶贫资金长时间闲置,7个单位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违反规定收取项目推广费、设计费等1249.36万元主要用于弥补经费等支出,扶贫项目管理不善、2.99亿元资金未发挥效益或形成损失浪费。

水污染防治资金

170多亿未有效使用

审计署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对北京、天津等18个省、直辖市的883个水污染防治项目进行审计。审计发现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是176.21亿元财政资金未能有效使用。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下达18个省水污染防治相关资金中,有143.59亿元结存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未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12个省的地方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闲置资金29.28亿元;5个省因决策不当等造成相关资金损失浪费2.69亿元;6个省的9个项目单位违规套取资金6531.57万元。

公告显示,有397个水污染防治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至2015年底,有276个(占31%)项目因前期准备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完善、资金支持不到位等未按期开(完)工;有121个(占13%)已完工项目因市场变化、论证不充分等未能及时发挥效益。

工伤保险基金

3.86亿元被骗取挪用等

审计署29日发布工伤保险基金审计显示,本次审计发现骗取冒领、挤占挪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涉及资金3.86亿元。如:有17个医疗康复机构、131人编造虚假资料骗取基金6489.55万元;310名不再符合条件的人员冒领待遇358.21万元;29个财政保障经费的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等单位挪用工伤保险基金5596.71万元,用于本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等。

工伤补偿和康复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从参保情况看,17个省有17万个单位未按规定为114.95万名职工办理工伤保险。35个抽审地区2015年工伤伤残鉴定18.37万人,仅有1.69万人(占9.2%)享受到工伤康复,有15个抽审地区尚未开展职业康复工作。

农林水专项资金

存在骗取套取等问题

审计署29日发布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审计发现,16个省的部分单位和个人通过伪造合同等资料、编造名单、重复申请等方式虚报冒领、骗取套取财政资金36407万元。部分地方政府的13个主管单位、68个乡镇及16名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和职务便利,主动参与或协助申报单位和个人作假,导致20697.64万元财政资金被骗取套取,部分公职人员从中侵占财政资金。

公告称,部分惠农政策落实或项目进度缓慢,58.44亿元财政资金未能及时拨付使用。

新华社发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