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晚报头条 >> 内容

不当“虎妈” 不当“猫妈” 当“暖妈” 陪孩子打游戏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6日11小时29分28秒 | 来源:成都晚报


几天前,列五中学英语老师王莉坤的儿子张书豪刚从美国回来,这个即将到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英德双语班上初一的12岁少年,用一个多月时间游览了美国西海岸,去斯坦福大学数字传媒学院学习了游戏制作课程。这两年,他不仅获得过全国英语大赛一等奖、四川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还喜欢讲故事、演小品。小豪广泛的兴趣和取得的成绩,与母亲王莉坤独到的“暖妈”式教育方式分不开。朋友们纷纷向王莉坤请教育儿经验,今年,她更成为成都市妇联评选的20位“出彩母亲”之一。

“暖妈”炼成记

克制“心痒” 和孩子一起成长

2008年,5岁的小豪“啪”地把画笔一扔,让曾想当个“虎妈”的王莉坤吃了一惊。作为英语老师,王莉坤曾经是个急性子,当5岁的儿子小豪表现出对绘画的喜爱时,心急的她赶紧带孩子去学画,而且一入门就得从画菊花开始。弯弯曲曲的线条很复杂,孩子总也画不好,曾经的兴趣慢慢变成负担,一提到画画就开始哭。小豪上小学了,对数学又有了兴趣,经常问妈妈一些数学的问题。看周围孩子都去学奥数,王莉坤也赶紧把孩子送去学,谁知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当时我特别着急,每天逼着他做题”。结果,奥数还是没学好,小豪对数学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

这两件事,彻底改变了王莉坤。她说,每个父母都很“贪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全才,这下她才发现,教育孩子急不得,“就像现在看别的孩子钢琴弹得好、吉它玩得不错,我经常也心痒痒的,但一想到画画和奥数的事,我还是忍了。”逛论坛、泡QQ群寻找育儿答案的王莉坤慢慢明白,每个父母和孩子天性各有不同,她决定做个“暖妈”,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她说,父母就是孩子内心温暖的源泉。于是她开始读书和远行,打扮追求知性优雅,在家中营造温馨的气氛,让孩子感受到耐心宽容。让她喜出望外的是,自己的孩子,也一步步变得既温顺又活泼,既淘气又善良,既认真严谨又富于创造。

“暖妈”攻略

1

朋友般包容信任

令小豪很自信 从来不撒谎

正在打游戏的张书豪,发觉妈妈悄悄出现在身后时,他也没想到妈妈会说:“教我一起玩吧。”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小豪喜欢玩游戏,此次暑期前去美国,他还特地选择了学习java编写游戏的课程。王莉坤说,涉黄涉暴力的游戏她会毫不犹豫地阻止孩子,但像设计太空基地、宇宙飞船……这样有创造性的游戏她认为孩子完全可以玩,便和小豪约定:每周耍3小时。“从小妈妈就很信任我!”,“其他同学考差了,会找家长来谈话,一次我考差了,老师却说,‘算了,找你妈来她也不训你。’”想起这句话,小豪心里还是暖暖的。他说,因为妈妈的包容信任,他从不对妈妈撒谎,并总是自信地安排好事情。

2

让兴趣自由生长

书籍摆了四大架 每周都办“吃吃会”

王莉坤家的书,摆了满满当当4大书架。她在家里茶几、床头等这些孩子经常拿东西的地方,随时会放上一些书,让孩子想看书的时候都能顺手拿。每周,王莉坤都会在家里铺上垫子,在上面摆上果汁、零食,和孩子父亲一起,一家三口在上面看书,“孩子特别喜欢,管这叫‘吃吃会’,刚开始光顾着吃零食,但见我和他爸爸都在看书,也开始跟着阅读,还喜欢上了这种看书方式。”

为了发现孩子的兴趣,王莉坤从小对孩子并不危险的一些玩法,都会“放任”:平时在住处后面的森林公园散步,孩子喜欢和蚂蚁玩,她会教孩子拿冰淇淋棍子放在地上吸引蚂蚁;孩子对公园地上的树叶产生了兴趣,她又陪孩子一起玩叶子……

小豪5岁多的时候,突然翻出小时候的乐高积木玩具,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并开始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如今王莉坤给他买的乐高积木玩具,堆了满满一书架。上小学后,小豪参加一些机器人设计比赛,从最开始在团队打杂,到后面自己开始设计机器人、编程。这次考上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双语班,是小豪自己的选择,他的目的很明确,学好德语以后要去德国学机械制造。

成都晚报记者 易启明 实习生 易欣雨 魏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