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晚报头条 >> 内容

自贸区制度创新满意度逾80%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5日09小时12分56秒 | 来源:新民晚报

5家第三方机构亮出评估“成绩单”

张钰芸

点赞: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等制度创新

不足:主要集中在力度不足、区域太小和协同不够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后,由5家第三方机构给出的“成绩单”今天亮相。各评估机构认为,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实践是一次突破性的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大思维方式转变,企业对制度创新和政策措施的综合满意度较高。

负面清单获最高评分

自贸区推进领导小组和自贸区管委会共同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普华永道管理咨询公司、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等作为第三方机构,对自贸区一年运行情况进行评估,采取了问卷调查、座谈会、计量模型分析等方法。

今天上午,各评估机构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等均是被企业重点“点赞”的制度创新。

“我们调查了具有代表性的125家企业,其中包括20家全球500强,和美中商会、欧盟商会等经济组织沟通,对国内外自贸区作了对标分析,力争反映企业心声。”普华永道上海首席合伙人黄佳表示,自贸区事中事后行政管理模式的实践是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大突破。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对政府进一步的简政放权充满信心。而负面清单的改革效果则获得最高评分,认为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投资机会,更好融入市场。

在金融创新方面,区内企业的融资成本下降了10%到20%,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提升了跨国企业区域性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亚太运营中心计划”也让更多跨国公司考虑把亚太区总部放在自贸区。

上海财经大学则提出,自贸区推进实施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在较多方面已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联动。

个别行业探索放宽门槛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顾洪辉在会上表示,多家评估机构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力度不足、区域太小和协同不够。“力度不足是指自贸区推出的创新举措与市场预期还有差距,希望我们的改革步子还能再大一点。区域太小是指自贸区面积太小,特别是不足以体现服务业开放举措的成果。协同不够则是指有些改革由不同政府部门来实施,效果不够,单一部门的创新力量不够。”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表示,评估结果表明,自贸区制度创新及政策措施的综合满意度基本在80%以上,剩下的20%“不满意”就在于推进力度不够上。“国务院总体方案给了自贸区三年发展期,但现在只有一年。由于很多制度创新涉及多个部委,不可能在一年内完成。”

黄佳建议,自贸区应制定事权下放清单,打造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一个整体化、系统化的行政体系,避免碎片化管理风险。在不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前提下,负面清单应该减少相关限制类行业,特别是服务业,比较说教育类。同时对个别行业进行深入解析和评估,放宽门槛。

部分试点将面上推广

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表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下一步如何推进自贸区建设,特别是制度创新、服务业发展和相关功能拓展上有一些建议。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深化和突破四大制度创新。

“投资管理上,我们已经着手准备2015版负面清单,并将在公平竞争方面做新探索。贸易监管上,要把已经形成的贸易监管制度和措施,从单个试点尽快推广到面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要向两头延伸,除了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外,引入工商、金融等。金融改革上,则要加大人民币可兑换业务的开展。事中事后监管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着力提高能力和水平。”

本报记者 张钰芸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