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晚报头条 >> 内容

国民党王牌飞行员 他是一位共产党员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3日11小时32分45秒 | 来源:重庆晚报

 

人物简介


郑少愚 中共秘密党员,国民党政府时期五大空军王牌飞行员之一,驻守重庆的中国空军主力部队第四大队大队长。1942年4月牺牲,年仅31岁。


 

 

在重庆南山空军抗战纪念园,从墓园前门向上走到墓园,一共168步阶梯,这168步阶梯,代表的是168名英烈。在这座纪念园中,安葬着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璧山空战及在其他地方牺牲的168位飞行员。


空军抗战纪念园中,还埋葬着一名中共秘密党员,他就是国民党政府时期五大空军王牌飞行员之一、驻守重庆的中国空军主力部队第四大队大队长郑少愚。


国民党空军中第一个共产党员


郑少愚是四川省渠县人,1911年10月9日出生。父亲郑学万是当地有名的木匠,育有6男2女,郑少愚在男孩中排行老五。


1933年9月,郑少愚考入中央航空军官学校第3期学习,1934年12月31日毕业,因成绩优秀留校任准尉飞行教官。


在航校期间,郑少愚先后结识了渠县地下党员胡春浦、李浩然(吴懋德),由他们介绍加入中共地下组织,成为国民党空军中第一个共产党员。


单机偷袭敌机群打下一架日机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少愚编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先后参加了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柳州、重庆、成都等空战百余次,只身击落敌机5架。因作战英勇,相继晋升为中队长、大队长。


1937年8月14日上午10时,第四大队接到命令,飞往杭州笕桥。下午4点左右,先期到达笕桥机场的第21、23中队,还未来得及加油就遇敌机来袭,立刻升空迎战。此时,郑少愚所在的中队刚好在广德加油后,在飞往笕桥的途中。


郑少愚是中队里最后一个加油并起飞的,当他追随中队赶到笕桥上空时,空战已经结束,连敌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郑少愚不甘心空手而归,单机向钱塘江口方向飞去。


碰巧的是,郑少愚遇上在广德机场投弹完毕返航的日军浅野编队。郑少愚当即做出大胆决定:发动攻击!


浅野编队9架轰炸机上机枪形成的密集火网,根本无法靠近。郑少愚曾研究过如何以驱逐机(战斗机)打轰炸机,见敌机群未发现自己,他悄悄跟上去,咬住飞在后面的一架敌机,猛加油门,突然开火,日机被击中冒烟下坠。郑少愚见偷袭得手,安全返航。


这架被郑少愚击中的日机受重伤,强飞至基隆港东北边的社寮(今称和平岛)灯塔处坠海。


每次重大空战都有击落日机记录


“郑少愚是空军史上一个传奇人物,他经历的所有重大空战都有打落日军飞机的记录。”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空战史专家唐学锋说,同时他也是所在空军中受伤次数最多的人。


1938年9月初,郑少愚随所在部队移防四川梁山(今重庆梁平),担任防守战时陪都重庆的任务。


一天,日军出动45架轰炸机空袭重庆。中午12时30分,驻守广阳坝的中国空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派战机升空布阵。


参加空战的中国战机为37架(第四大队25架,第五大队12架),分成3个编队。其中,由第1编队担任高空掩护,第22中队队长郑少愚率全队担任搜索和拦截敌机的主要任务,另1个编队由第五大队飞机组成,担任支援任务。


中午1时10分,郑少愚的编队率先发现敌机群,立即发动对头攻击,整个编队呈一字形散开,以下方15°向敌机群猛烈开火。在高空担任掩护任务的第一编队也发现敌机,立即从高空俯冲下来。随后,由第五大队的飞机组成的编队也加入了战斗,双方参战飞机达82架之多。


许多从未看见过飞机的重庆市民,竟然驻足空地观看这场空战,并为中国空军勇士的顽强战斗拍手鼓掌。


空战后,次日日军经修复可使用的飞机只有27架。此后,日机空袭重庆全部改在夜间进行。


郑少愚还率领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斗智斗勇。


日军常常以侦察机和轰炸机进行战术配合,以侦察机监视我机行动,在我机油耗将尽返场加油时,指导轰炸机轰炸空袭目标。针对日军这一战术,我空军派出专门飞机对付敌侦察机,打掉其耳目,或引诱敌侦察机做出错误判断,设下陷阱围歼敌机。


由于中国空军高空吸氧装备落后,只能在5000米左右高度飞行。日机曾多次从高空对重庆进行轰炸。为此,中国空军积极改进装备,使敌机拥有的这一优势丧失。


在日军实施“101号作战计划”的6月份,海军航空部队被击落飞机5架,在空战中有97架飞机中弹,被地面炮火击中的有57架。其陆军航空部队有4架轰炸机、2架侦察机被击落,67架飞机中弹。


运用研发新技术打击日本空军


1940年8月11日12时18分,重庆市防空司令部向全市发出空袭警报,有敌机来袭。同一时间,中国空军第1批7架霍克III型战机从广阳坝机场升空。12时25分,郑少愚驾驶2326号E-15战机,率主力部队16架E-15战机从白市驿机场起飞。


中午1时56分,敌机90架分两批会合飞抵北碚,企图以大编队进入市空投弹。突然,正前方高空出现了6架中国空军飞机。这是郑少愚率领的特别小分队,队员全由第四大队一批空战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组成。


正当日机纳闷这6架中国飞机为何不向他们俯冲进攻时,中国飞机丢下一批带降落伞的东西。日机群飞近,还没搞清楚这是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就在机群中爆炸。原来,这些带小型降落伞的东西,是由昆明中国空军军官学校教官阎雷发明的浮游炸弹,专门对付空中敌人的轰炸机群。


突如其来的爆炸打乱了日机编队,中国空军乘势发动攻击,击落日机1架,追至石柱上空又击落1架。


9月13日,郑少愚驾驶2101号E-15战斗机,率25架E-15、9架E-16战斗机,由遂宁赴重庆拦截敌机。返航途中,突然遭遇日军最新式战斗机——零式战斗机的埋伏和攻击,损失惨重,郑少愚虽手足皆受弹伤,仍奋勇迎敌,援救友机多架。至此,重庆空战暂告一段落,中国空军撤至川西地区避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宣布对日作战,正式对华军事援助。1942年4月,郑少愚等人前往印度卡拉奇,接收美国生产的P-43A-1“枪骑兵”战斗机。4月22日,郑少愚驾驶P-43战斗机,从印度飞往中国途中,因飞机空战中突然起火坠地牺牲,年仅31岁。


1943年,国民政府追赠郑少愚为空军中校。1981年11月7日,四川省渠县人民政府追认郑少愚为革命烈士。


重庆晚报记者 吴娟 陶昆 文 毕克勤 翻拍

CNENEWS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