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2017年前后发射 将冲击四个第一次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0日09小时57分41秒 |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前后发射 采用全新发射场和火箭
嫦娥五号将冲击
四个第一次
▲嫦娥五号登月模拟图。《宁波晚报》供图
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实现自动采样
第一次要在没有发射场的情况下从月面起飞
第一次在40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对接
第一次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返回地球
预计将于2017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4个“第一次”。作为嫦娥三号备份的嫦娥四号将实现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测。这是记者昨天从第二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上获悉的。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嫦娥五号将有四个探测器一起发射到月球轨道,分别是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和返回器,其中着陆器和上升器要落到月球表面去采样。嫦娥五号有三个系统都是全新的,有非常多的技术突破。
他说,嫦娥五号将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第一次”: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实现自动采样;第一次要在没有发射场的情况下从月面起飞;第一次在40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一次无人对接;第一次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返回地球。另外,嫦娥五号的发射场和火箭都是新的。李春来还介绍,关于从月球带回的样品的处理、制备、分析,目前也在进行研究和准备。“我们正在研究建设一个系统,使其尽量接近月球表面环境,这样月球样品拿回来不会被地球环境污染、氧化等,能够尽快提供给科学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专家们表示,中国探月工程从2004年立项到目前有11年了,绕月和落月任务已完成,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跨越,在月球科学研究上也正在实现从遥感探测到就位探测,再到样品采回实验室分析的深入过程。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说,目前中国在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已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正在抓紧实施嫦娥五号任务,后续月球探测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等规划也在紧锣密鼓论证之中。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组织相比,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起步较晚,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