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奖首次颁给重庆地方医护人员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6日11小时27分03秒 | 来源:重庆晚报
重医附一院护理部副主任赵庆华获此殊荣
▲重医附一院赵庆华获得南丁格尔奖章
昨日,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相关领导为5名中国获奖者颁发奖章。其中一名获奖者就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庆华,这也是我市首位地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获此殊荣。今年,全世界共有18个国家的36名护理工作者获得南丁格尔奖章。
“‘南丁格尔’你回来啦!”昨日下午6时,在江北机场出口处,伴随着一阵欢呼,赵庆华手捧鲜花出现在众人面前。她说:“我个人拥有的是一枚奖章,但荣誉属于整个团队,属于重庆4万多名护士。”
获得如此殊荣的“南丁格尔”,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1982年,从学校毕业的赵庆华因为成绩优秀被重医附一院选上,开启了33年的护理征途。
1991年初,一名患胃平滑肌肉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入住心血管内科,因为所用药需严密监护和高超的穿刺技术,护理起来十分麻烦,很多护士知难而退,此时赵庆华站出来,承担起该患者长达8个月的化疗护理。而此时,赵庆华已经有了身孕。
因为长期化疗,患者血管条件非常差,为保证治疗质量减少患者痛苦,赵庆华脱掉防护手套,每次一蹲就是半个多小时,过度劳累和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使她不幸流产。
“当时心里真的是很难过,没来得及见上孩子一面。”赵庆华回忆说,因为其他人护理起来很困难,流产后没多久她便再一次投入到该病人的护理工作中。随后,赵庆华因长期接触化疗类的物品,导致永远不能当母亲了。
重医附一院血管外科护士长刘丽萍告诉记者,她与赵庆华共事有6年时间。“她这个人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对患者特别关心,同事之间关系也处理得很好。”尤其是对年轻的同事,特别关照,所以很多人都叫她赵妈妈。
丈夫游小钧表示,虽然没有小孩,但他非常支持赵庆华的工作。“她虽然很多精力投入在工作中,但对家庭也照顾得很好,特给是对我妈妈。”游小钧说,很多时候他妈妈讲心里话,都只给儿媳赵庆华讲,都不给他讲。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两名幸存的年轻女孩来到重医附一院治疗。这次得知赵庆华得奖,两名女孩专程从外地赶到重庆接机,并为赵庆华送上了鲜花。“我在重庆住了3个多月,我已经把她当成了妈妈。”来自四川绵阳的梁婷说,当时她来医院的时候情绪很不好,经常会哭,不爱吃饭,然后赵妈妈就过来安慰她,给她谈心。因为这样,她才坚持了下来。
重医附一院附属金山医院总护士长说,赵庆华对工作特别用心。
链接
南丁格尔 奖章
南丁格尔是英国护理学先驱、妇女护士职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同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和奖状,作为对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冉文 记者 赵帮清 摄影报道